|
厦门同安芦山堂举行入闽始祖益公诞辰1161周年暨2017丁酉年中秋恭祭益公活动![]() “颛顼赫赫我祖先,历史五千年,文化播海天……”拳拳赤子心,悠悠桑梓情。 2017年10月5日上午,来自各地近600多人苏氏宗亲齐集厦门同安芦山堂,参加芦山堂举行入闽始祖益公诞辰1161周年暨2017丁酉年中秋恭祭益公活动。 根相同,血同缘,芦山苏姓,源远流长,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海南、台、港等地及世界五大州,现约有250万人左右。寻根谒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,“参天之本,必有其根,怀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”草木祖根,山祖昆仑,江海祖源。 这次祭祖芦山堂常务理事,海沧区贞岱村长苏世典主祭。各地会长及宗亲代表带队六十人陪祭。各地宗亲六百人参加祭祖。芦山堂常务理事,集美区深青村长泰智欣双惠董事长苏燕志,带头捐款两万,其他宗亲也纷纷添油香!
芦山堂为苏氏芦山衍派总祠堂,1988年被公布为同安县文物保护单位,1991年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,2001年为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。芦山堂位于同安城区葫芦山麓,坐丑向未兼癸丁。《福建通志》记载:“葫芦山乃同安县城脑身”,在版图上也有地标。历史上芦山堂占地约50亩,旗杆林立,目前芦山堂占地面积仅2323.2平方米,建筑面积728.89平方米,建筑构造为三进双护厝;其中前面二进为门庭和正殿,正殿面积277.72平方米,后殿面积225.83平方米,两边护厝(厢房)面积245.34平方米。芦山堂建筑构件保留的盘柱石,大砛为宋代,雌虎窗为明代,屋脊、墙壁及木雕为清代,木结构雕刻精美,层次分明,有较强立体感,彩绘和各种剪粘手法与技巧,体现了闽南传统古建筑雕刻精湛艺术和精神文化内涵。 苏益公从河南固始入闽后定居泉州府同安县永丰乡葫芦山麓,成为“芦山衍派”始祖。后代子孙每年清明、中秋举行春秋两祭活动。而芦山堂宗祠、苏益墓分别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,是苏氏后裔尊宗敬祖的重要平台。“芦山堂是苏氏芦山派入闽发源地,因此衍居海内外的后裔纷纷到此寻根谒祖,该堂已成为联络海外乡情的纽带。
|